今日,重庆江津警方通报,警方近日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近亿元的制售假冒名牌油漆案,抓获12名犯罪嫌疑人。这也是江津警方历年来破获的涉案金额*大侵犯商标、制假售假案件。
30万元假油漆牵出制假产业链
作为国内油漆生产的老牌企业,重庆三峡油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油漆公司)在业内一直享有盛誉,销量稳定。但2012年初,三峡油漆公司却遭遇了一件“怪事”:油漆市场并无波动,三峡油漆的销量却在持续下降。眼看着不断堆积的库存,三峡油漆公司纳闷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去年8月,重庆一家公司找到三峡油漆公司“讨说法”,这才揭开事情的原委。原来,该公司从重庆市石坪桥一家名为“海聚潮”的门市处购进了一批价值30余万元的三峡牌油漆,在使用中发现油漆存在质量问题。经三峡油漆公司鉴定,这批油漆为假冒伪劣产品,遂向江津区公安局报案。
接警后,江津警方高度重视,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这一定不只是销售假冒油漆这么简单。”经过大量的摸排走访调查,民警发现“海聚潮”的背后隐藏着一条巨大的造假售假产业链。
6个月深挖细查制假售假团伙浮出水面
围绕“海聚潮”老板高某的经营活动,专案组多次奔赴重庆巴南、九龙坡、大渡口等地深挖细查。
调查中专案组发现,这个制售假团伙颇为“精明”。“这些制假窝点都有合法的工商营业执照,甚至持有多个营业执照。”专案组民警介绍,有的窝点被相关职能部门查获后,他们就立即更换成其它工商营业执照继续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在多种“合法外衣”的掩饰下,这些制假窝点悄然实行“订单生产”。他们接到用户的订单后,才购进材料进行加工生产。而在采购原材料及产品销售运输中,他们只用小型货车。虽然单次装载量有限,但一旦被查获,处罚也较轻。
文章来源:重庆质量网
华碧鉴定所可提供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黏剂等高分子材料相关鉴定服务,对各种材料及材料制品质量分析、成分分析、结构分析、化学性能分析、同类性和同一性方面做出准确物证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