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行业资讯 > 纤维质量争夺战,正与邪谁胜谁负

纤维质量争夺战,正与邪谁胜谁负

发布日期:2013-05-10

  江西省纤检局在三年对高校絮用纤维制品、床上用品的监管过程中,发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此,需要予以重视及调整工作思路,确保高校所采购絮用纤维制品质优价廉,纤维制品质量问题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1.学生自行推销。虽然高校在迎新生的录取通知书中提示了“学校已准备好经检验机关检测合格的产品”,但由于个别学生销售劣质絮用纤维制品、床上用品,甚至出现团体销售,而且价格明显低于学校提供的絮用纤维制品,从而使一些“人生地不熟”的新生愿意接受学生的推销。学校提供一套质优、价廉的床上用品需400元左右(12件左右),而学生提供一套仅需200~300元(一般在6~8件),基本上是“三无”产品。
  2.小贩个体户在大学大门附近摆摊设点,有的几乎演变成絮用纤维制品、床上用品“一条街”。一些新生或学生家长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到店铺购买,“志愿者”每套获取50元~120元介绍费。仅去年,江西理工学院(赣州)外面的一个销售絮用纤维制品的店铺就获利3万元以上。
  3.由于大部分高校采购时,采取*低价中标,既要求三级原棉,还要求省级检验机构出具的合格检验报告,供应商在明知无法达到合同要求的情况下也签订合同。由此,有的供应商便使用低于三级原棉生产的棉胎,试图钻检测的空子,欺骗采购方和学生。
  4.学校以“就业服务中心”等形式帮助困难学生,但由于缺乏必要业务知识法律知识,不自觉地采购和销售了“三无”产品。当然也存在别有用心地利用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故意销售具有产品质量问题产品的情况。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