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碧鉴定所可提供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类的相关鉴定服务,对各种材料制品质量分析方面做出准确物证鉴定。
由食品接触材料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各国政府的注意,因为食品接触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会向食品发生迁移,如果迁移量超过一定界限,就会影响到食品安全。因此如何对进出口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餐厨具等食品接触材料进行规范管理,减少材料中的有害元素,成为了解进出口与食品接触制品检验监管工作的重点。
据统计,2012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向公众通报进口中国食品与饲料问题551起,其中与食品接触材料问题219起,占总通报数量的39.7%,是各类产品通报中比例*高的,绝对数量比上年增长3.79%,相对数量(与食品接触材料通报占总通报的比例)比上年增长6.43%。在219起与食品接触材料问题中,塑料制品101起,占与食品接触材料的46.12%;金属制品94起,占与食品接触材料的42.9%,塑料制品与金属制品是各种与食品接触材料中所占比例*大的两种产品;玻璃制品15起,陶瓷制品7起,木制品2起。
与2011年一样,与食品接触材料制品被通报的主要原因包括重金属超标、甲醛、总析出量过高、芳香伯胺,占全部被通报金属及其他材料制品的86.30%。通报国家*多的仍然是意大利,且所占比例极高,占总数的39.37%。究其原因,从限量要求来看,在欧盟各国中意大利对重金属迁移限量要求比其他国家要严格。以金属制品为例,意大利对重金属铬迁移量的要求是≤0.1mg/L,德国要求≤0.4mg/dm2,法国要求Cr≤5mg/L。当然,由于检测方法中,浸泡条件、温度、时间各不相同,其限量要求并不具有严格的可比性。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通报食品接触材料绝对数量近几年上升较快,所占比例从2009年以后也一直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一是由于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元素、有害物质已经成为食品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已成为人们对食品安全一个新的关注点。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于食品接触材料的控制逐渐形成自有的独特体系,加大了对食品接触材料立法和检测的力度,这也成了新的国际贸易形势下比较典型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二是一些国内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在生产和检验时仅按合同和样品要求,关注品质、外观等,不重视安全、卫生项目。一些国外客户对本国的一些强制性要求也知之甚少,在合同中未提卫生项目检测要求,导致国内供货商盲目相信国外客户的话,对产品的用途和使用条件重视不够,进行第三方检测时对如何选择测试条件也比较盲目,甚至与产品可预见的使用条件明显不一致,没有按进口国标准进行合法性审查,检测项目中未涵盖铬、锰等重金属指标。尽管满足客户的要求,但在官方抽查检测中因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而被通报、退运。甚至个别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采用劣质材料,不对生产工艺进行严格控制,*后产品被退运、销毁。
三是我国很多出口企业都是OEM生产,为别人贴牌代工,产品出口欧洲后由国外客户负责销售,国内企业不能完全掌握和控制其产品在欧洲的流向,这大大增加了其产品被通报召回的风险。
四是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文字翻译等原因,企业对欧洲各国的法律法规、限量要求和检测方法并不能全面掌握,因此在企业自控方面存在一定障碍。
华碧鉴定所秉承"公平、公正、科学、客观"的态度,为全国的各级法院、公安、检察院、仲裁等各单位提供鉴定报告,为公正判决提供了坚实的鉴定依据。
文章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